安卓系統圖標的動效設計規(guī)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整體范圍:一般來說,動效持續(xù)時長最佳為 200 毫秒到 500 毫秒,在移動端設備上,時長通?刂圃 200 毫秒到 300 毫秒之間為宜。
- 元素相關:小元素的動效,如開關按鈕等,持續(xù)時間可以較短,大概在 100 毫秒到 150 毫秒。復雜或大元素的動效,如涉及圖標整體的變換等,可能需要接近 300 毫秒甚至更長一點的時間,但盡量不超過 500 毫秒。列表項運動的延遲一般控制在 20 毫秒到 25 毫秒。
- 遵循物理規(guī)律:元素運動應符合物理原理,有漸進的加速或減速過程,避免勻速直線運動那種機械感。
- 不同場景不同曲線:從屏幕外進入屏幕的元素,一般使用減速曲線,如彈框出現;而元素飛出屏幕可使用加速曲線,如窗口關閉、卡片刪除等。
- 幀率穩(wěn)定:保證動效在 60 幀每秒的幀率下流暢運行,避免出現卡頓、掉幀的現象,為用戶提供順滑的視覺體驗。
- 節(jié)奏合理:根據圖標的功能和使用場景,設計合適的動效節(jié)奏。例如,用于快速操作的圖標,如返回、主頁等,動效應簡潔快速;而一些具有提示或引導功能的圖標,動效可以稍慢一些,以引起用戶的注意。
- 簡潔清晰:動效過程中,圖標應保持清晰可辨,避免使用模糊效果或過于復雜的動畫,以免讓用戶難以理解圖標的含義。
- 色彩與光影協調:動效中的顏色變化要符合整體的色彩體系和視覺邏輯,光影效果要自然合理,與圖標和界面的風格相統一,比如遵循 Material Design 中對圖標光影的設計要求。
- 避免元素相交:圖標元素在運動過程中不應相互穿越,若有多個元素同時運動,需要合理安排路徑和時間,確保它們之間不會產生沖突或混亂。
- 與操作對應:圖標動效應與用戶的操作行為緊密相關,比如點擊圖標時,要有明確的反饋動效,如縮放、變色、旋轉等,讓用戶知道操作已被接收。
- 符合用戶習慣:遵循用戶在使用安卓系統過程中形成的操作習慣和視覺預期,例如,長按圖標時的縮放和移動動效,應該與系統默認的交互方式保持一致,使用戶能夠快速上手和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