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8-31
宋美齡是一位丹青高手,她天賦很高,自小喜愛繪畫,曾師從三位中國近現(xiàn)代國畫大師張大千、黃君璧、鄭曼青習畫,其繪畫風格和其老師有類似之處,山水畫構(gòu)圖妥貼,用筆精到,清逸處有靈氣,沉厚處韻蒼潤,古趣昂然 。宋美齡一生的繪畫著作并不少,但我國大陸能夠親身目睹宋美齡著作,了解宋美齡繪畫的人并不多。由于海峽兩岸很長一段時間的隔離,大陸內(nèi)僅有廬山美廬別墅、南京中山陵美齡宮對宋美齡繪畫有簡略的介紹。
宋美齡多才多藝,興趣廣泛,進入音樂、外語、宗教、體育、美術(shù)等多個領域,而繪畫是她的終身愛好。宋美齡自幼酷愛繪畫,現(xiàn)在人們還保留著她12歲時所繪的圖像。在美國求學時,她每年暑假都要外出寫生,學生時代就打下了西洋畫的基礎。1917年回國后開端對國畫產(chǎn)生興趣的宋美齡,和不少名家學過國畫,如大名鼎鼎的張大千。1950年來到臺灣后,她拜國畫大師黃君璧、鄭曼青為師,前者教山水,后者教花鳥,這兩位國畫大師都是我國近代畫壇的名家。為了教好宋美齡,兩位大師依據(jù)宋美齡的實際情況,實施跳躍式教育方法,既嚴格認真又不失宋美齡的面子。在兩位大師的教訓下,宋美齡前進很快。為了學好國畫,她夜以繼日,每天下午在書房苦苦研究。對所繪著作感到滿意時,還請蔣介石在畫上題字,夫妻以此來互娛。即便暮年后,只要沒有特殊情況,她也每天堅持作畫,以翰墨丹青抒情情懷,同時還兼習一些書法。在美國久居時,在街頭看到入畫的題材,她就會停下來做簡略的素描,除此之外,宋美齡平常也常常到畫廊和藝術(shù)館去學習觀摩,到了體力無法支撐時就改為每天看畫。
宋美齡酷愛繪畫,對繪畫也頗具天賦。她的著作首要分為山水畫和花鳥畫兩個畫種,其山水畫場景開潤,氣量恢宏;花鳥畫則以蘭、竹居多,顯示了其超逸塵俗的特性。
宋美齡的繪畫風格和其教師有類似之處,山水畫構(gòu)圖妥貼,用筆精到,清逸處有靈氣,沉厚處韻蒼潤,古趣昂然。筆下的蘭、竹、花卉,翰墨重而不濁。蒼老而潤,清超逸俗,充溢詩意。花鳥畫和山水畫相比,造詣要更高一些。她的著作既反映出女人柔美的一面,也反映出嶺南畫風清雅細膩的特征。
宋美齡曾集“錢、權(quán)、美”于一身,但這些都跟著時間消逝漸漸離她而去,而她對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愛戀卻始終不渝。晚年體力不支,不能作畫,就堅持觀畫。一生中創(chuàng)作了很多國畫著作,出過《蘭》、《竹》、《山水》畫集,并在臺灣、美國展出過自己的繪畫。1975年后臺灣郵政部門曾三次發(fā)行其山水畫郵票800萬套。至今廬山美廬別墅還有宋美齡三幅油畫《廬山石泉》、《故土溪口》和《莫愁湖雪景》。宋美齡以學習繪畫作為消遣養(yǎng)生之道,卻學有所成,成就斐然。
宋美齡的著作在社會上撒播的較為稀少,一是歷史原因,二是其繪畫不贈親友不送人的個人習慣,南京博物館曾千方百計收買宋美齡的著作但都未能如愿。我國嘉德拍賣公司分別于2009年春拍和2008年拍出宋美齡的《牡丹圖》(鏡心67x44cm)和《蘭》(鏡心89x33cm),分別是89,600元和179,200元。2008年西泠印社拍賣公司拍出宋美齡的《牡丹圖》(立軸69.5x40.5cm),成交價235,200元。從收藏視點看宋美齡的繪畫著作,因其是家喻戶曉的國際人物,同時目前正值兩岸關系日趨融洽之際,藝術(shù)商場中又很少見到她的著作,因此具有較好的收藏價值。總的來說,宋美齡的繪畫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(shù)價值,她的作品不僅展現(xiàn)了她的藝術(shù)才華,也反映了她的人生經(jīng)歷和情感世界。